12月2-13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UNCCD 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開。《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和《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并稱“里約三公約”,2024 年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誕生30周年,此次會議是該公約197個締約方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會議重點是動員世界各國政府、企業與社區加快行動,促進退化土地恢復,提升抗旱能力。
草原和牧場管理對于實現《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聯合國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全球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目標至關重要。同時,對于數十億直接依賴草原和牧場的人們來說,草原和牧場是他們的家園,承載著社區多元文化融合。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內蒙古項目從探索適應氣候變化的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開始,致力于退化土地恢復,開展綜合生態修復示范、可持續管理示范、社區合作示范等工作。為提高草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并提升中國在可持續草地管理方面貢獻的國際影響力,TNC中國內蒙古項目攜手各合作伙伴在UNCCD COP16召開期間組織舉辦了兩場邊會。
邊會一:
“珍視草地: 生物多樣性、生計和氣候的多功能景觀”
與TNC總部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國際家畜研究所(ILRI)等機構聯合舉辦 “珍視草地: 生物多樣性、生計和氣候的多功能景觀”(“Valuing Grasslands: Critical ecosystems for Nature, Climate and People”)邊會。邊會通過報告與討論重點介紹這些土地重要并常被忽視的生態和社會價值以及這一生態系統的脆弱性。來自世界各地的草地生態學家、農牧民、民間組織和政府代表受邀分享草地經濟價值和可持續牧業視角的草地社會文化價值、生物多樣性、土壤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方面內容。
來源:TNC
蒙古國環境與氣候變化部國際合作司司長Enkhtaivan Urcheen 受邀致辭,他強調草地的多重功能和價值,表示“關注和投資草地保護對于應對更廣泛的環境挑戰至關重要。通過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等平臺上的合作,我們有能力帶來有意義、持久的變革,保護這些關鍵的生態系統。展望2026‘國際草原與牧民年’(IYRP),可以通過這個及時的機會,在全球范圍內認可和提升草原和牧場的獨特價值。這一年將是我們加強承諾、動員資源并鼓勵多方利益相關者合作,以支持這些景觀的可持續性的一年。”
草地生態學家、中國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院長董世魁教授做了主題演講,就全球草原分布、類型、功能和價值,全球草地退化現狀與成因,全球草地生態、農牧民生計及牧業體制等維度的脆弱性和韌性進行講解,進而提出并呼吁重塑生態健康、生計改善、體制合理的草地人文-自然耦合系統的創新路徑與方法,為全球草地可持續利用指明方向,以激勵加速、協調的草地保護行動和投資。
董世魁教授 | 來源:TNC
TNC中國內蒙古項目高級經理莎日蓋在會議上分享了草地生態社會文化價值在牧民社區中的體現,并以案例形式分享了TNC中國和中國政府在保護草地生態社會文化價值方面的努力。
同時,TNC中國代表老牛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機構與TNC蒙古國項目共同啟動了“蒙古高原綜合生態修復與保護網絡”項目。項目為期三年,將以蒙古高原生態環境為研究對象,開展蒙古高原生態系統退化機制研究,識別出優先修復和保護區域,并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蒙古國共計選定約3萬畝的優先修復與保護區,開展氣候變化背景下基于自然的綜合生態修復與保護示范。通過科學規劃、合理修復及可持續發展,實現區域內生態與生產的平衡,防治土地進一步荒漠化。
來源:TNC
邊會二:
“恢復旱區退化草地以防治荒漠化”
TNC與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生態系統管理委員會(IUCN CEM)和中國草學會聯合舉辦 “恢復旱區退化草地以防治荒漠化”(“Restoring Degraded Grasslands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in Dry Areas”)邊會。該邊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非政府組織、研究人員、牧民以及其他扎根于草原的社區成員、公司等不同機構的代表分享了全球草原恢復的經驗和相關故事,推動協同行動以恢復、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草原:實現UNCBD、 UNFCCC、UNCCD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有關環境保護和改善生計的目標,并呼吁啟動新的合作與伙伴關系平臺,將此次會外活動的參與者以及更多對跨部門和跨倡議協調行動感興趣的人聯系起來。
來源:TNC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唐芳林出席邊會并致開幕辭。IUCN副總干事斯圖爾特·馬吉尼斯(Stewart Maginnis)致辭。國家林草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劉昕、草原管理司副司長楊智等參加邊會。IUCN-CEM東北亞地區主席、中國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董世魁教授擔任邊會主席并主持會議。
唐芳林副局長表示土地荒漠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的挑戰,本次UNCCD COP16的主題為“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未來” ,重點討論加快土地修復和提高抗旱能力,并把退化草原修復納入大會的議題,關注牧場和牧民十分有意義。同時,他表示中國是最早加入UNCCD的國家之一,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持續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治沙造林之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推動了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有效治理,實現了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成為全球增綠貢獻最多的國家和防沙治沙國際典范。中國草原面積世界第一,我們曾經經歷了草地管理的嚴峻挑戰,在過去的20余年,中國政府通過禁牧、草畜平衡、生態獎補等管理措施致力于退化草地的恢復,截至目前,草原生態持續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斯圖爾特·馬吉尼斯(Stewart Maginnis) 在致辭時高度評價了中國在荒漠化防治領域的貢獻。他表示,中國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舉世公認,荒漠化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已然成為全球增綠貢獻最為突出的國家和防沙治沙的國際典范,為全球防沙治沙進程注入了強大動力并作出了卓越貢獻。展望未來,IUCN 將進一步強化與中國的多維度合作,積極推動中國防沙治沙經驗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分享與傳播,積極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楊智副司長在會上做了題為“中國三北地區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的主旨報告,全面介紹了中國草原資源與生態概況、草原保護修復制度政策、草原生態修復模式案例,重點講解了三北地區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的新要求、新政策、新技術。IUCN東歐和中亞地區區域辦公室(ECARO)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項目主管蒂莫菲婭·柳波芙(Timofeeva Liubov)、青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關晉宏副教授、寧夏遠聲綠陽林草生態工程有限公司脫向銀總經理,分別圍繞“基于自然的退化草地生態恢復”“三江源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及其生態效益分析”“中國寧夏干旱退化草地恢復與荒漠化防治工程實踐”等主題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從不同專業視角深入探討了退化草地修復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有效解決方案。
會議還特別邀請國際干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ICARDA)草地與牧場項目主管蒙尼爾·盧海齊(Mounir Louhaichi)、IUCN亞洲地區辦公室林地和干旱區域協調員薩特里奧·阿迪·維卡克索諾(Satrio Adi Wicaksono)、來自TNC的莎日蓋(Sargai Sha)、農業經濟和生態領域獨立顧問喬納森·戴維斯(Jonathan Davies)共同參與圓桌討論,深入交流分享了全球退化草地生態恢復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寶貴經驗。
圓桌討論 | 來源:TNC
最后,邊會主席董世魁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他認為,本次邊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非政府組織、企業以及各界人士積極參與討論,共同聚焦全球干旱區草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這一重大議題。與此同時,他著重強調全球草地退化問題依然形勢嚴峻,亟待各方給予高度重視,呼吁大家如同關注人類自身健康一般關注草地健康。他倡導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同一個健康”(“One Health”)理念,創新性地提出“同一片草地”(“One Grassland”)理念,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加強草地保護與恢復工作,攜手推動全球草地的可持續發展。以“同一片草地、同一個地球”(“One Grassland, One Earth”)的實際行動,切實踐行UNCCD COP 16的大會主題 ——“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未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