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2025年,你們喜愛的巡護員之聲系列之雪豹的故事又來了。新年的鐘聲敲響前,先聽聽我們喜愛的雪豹的聲音吧。
在雪豹現有的行為研究領域,關于其交流方式和聲音的記錄相對有限。然而,公益攝影師駱曉耘通過長期的野外觀察,記錄雪豹在求偶期間的同步行為等獨特現象,為研究和保護機構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這些觀察不僅豐富了雪豹行為學的研究內容,還為公益機構和科研組織提供了新的視角,幫助我們和公眾更深入地了解這一神秘而美麗的物種。駱曉耘的工作不僅僅是攝影,更在科研和物種保護方面展現了獨特的價值。
2021年6月19日,是我此行住在野外的最后一天。早上6點就醒了,昨晚睡得很好,期待再見到雪豹,完美收官。驅車往昨天見到雪豹的方向,剛到助手羅門家門口,女主人就告訴我她己經看到雪豹了,在山坡上500米遠的一個土坑里。
于是我盯著它一直到下午5點多,雪豹幾乎一動不動,大部分時間在睡覺。到了下午6點多,見雪豹還不動,為了進一步觀察它對聲音的反應,鄧珠短暫地播放了一段雪豹的叫聲。它聽到聲音后,抬起頭來看看,又臥下睡,一會兒又起身看,但始終沒有站起來,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警惕或行動。
晚上7點半左右,雪豹起身向右走去,很快消失在山背后。那一天,它竟睡了長達13小時,這是我自己觀察記錄到的、雪豹在同一地點睡眠的最長時間。這也表明短暫的同類聲音刺激并未對雪豹造成明顯影響,為我的雪豹記錄提供了關于其行為習慣的寶貴數據。
就在我們意猶未盡時,羅門家小男孩從遠處跑來,急切地招手示意。他告訴我們,雪豹已下到河邊。我們趕到那里時,只見雪豹從河對岸緩緩爬上山坡,在30多米高處山坡上漂亮的紅色石頭中停下,臥在那里看著我們,一副迷茫的表情。我一點點接近、拍攝,走到了河邊,最近時與它僅相距45米,它始終沒有移動。
雪豹卓瑪的家譜,點擊可放大
當時我滿腹疑惑,雪豹明明是向右邊走的,怎么會出現在左側的河邊?小男孩告訴我們,這只雪豹是從左面很高的流石灘跑下來的。仔細辨認照片,這只雪豹竟是卓瑪,而我們白天觀察了一天的那只可能是達瓦。應該是卓瑪聽到我們剛才放的雪豹聲音,以為是其它雪豹來到它的領地。從左面山坡上下來,結果看到我們幾位,很迷茫。它可能心里在問誰在這里叫?看到這幅照片,我心里多少有點愧疚。
我們播放的聲音是在網上下載的,這可能說明,雪豹叫聲沒有多少不同含義,不同個體的聲音也沒有太大區別。
每當看到這幅照片中卓瑪迷茫的眼神,我心中總有一絲愧疚。
當地也有人會模仿雪豹的叫聲——助手才尼觀察雪豹多年,學雪豹嘶吼非常像!這是山對面的一只雪豹,聽到才尼模仿的叫聲后,它先是朝我們的方向看,進而跑下山坡,來到河邊觀察我們。
雪豹也在觀察我們
才尼趴在冰面上模仿雪豹移動,同時發出嘶吼。這只雪豹最終也沒有靠近。我覺得雪豹的夜視能力很強,人在型態上騙不了它,聲音倒是可以短暫“蒙蔽”它們。尋聲而來,這也說明雪豹對聲音的辨識能力比較有限。
在大型貓科動物中,雪豹的叫聲很獨特,通常是“嗷嗚,嗷嗚”的嘶吼。這是因為雪豹的舌骨硬化,不能如獅子老虎等發出低頻咆哮,可以傳遞很遠的距離。因此觀察和記錄雪豹的聲音信息相當困難,增加了研究雪豹聲學行為的難度——雪豹出現的地方通常都有河流和大風,風聲水聲會掩蓋穿透力不是很強的雪豹叫聲,我們能看見它們張嘴,卻幾乎聽不到聲音。
如風般奔跑的雪豹
雪豹叫聲的功能很難確定,因為需要觀察到“發送者”和“接收者”的行為,才有可能做出判斷。盡管如此,科學家把食肉動物的聲音分為4大類,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框架來看一下觀察到的情況。
當我們接近被關的雪豹時,我們經常聽到低沉的喉音咆哮和嘶嘶聲。這是在真達鄉被救助的嚴重受傷的老雪豹在對我咆哮。
靠近時,雪豹發出嘶嘶聲
雪豹之間相互靠近時,也會發出低沉的聲音。作為獨居動物,除交配和育幼外,它們通常不喜歡有其他任何動物靠近,包括同類。
雪豹之間靠得太近,發出低沉警告聲
雪豹也會發出遠距離叫聲,用于領地宣告。
2021年6月16日,雪豹卓瑪來到紅石巖的頂上,在那里向五塊石方向觀望,剛才它的女兒拉姆在那里追趕過巖羊。雪豹媽媽張嘴吼叫,由于河水聲很大,我聽不見叫的聲音,它吼叫了很多次,對著小雪豹追巖羊的方向。
雪豹卓瑪遠距離對著女兒拉姆吼叫
我以為是卓瑪呼叫女兒過來。但當拉姆過來后,卓瑪又用噴射尿液的方式標記領地,把它驅趕走。我才明白,卓瑪的吼叫,是告訴女兒拉姆不要靠近它的領地。
它吼叫時鼻子皺得厲害,和呲牙威脅時的皺鼻子差不多,這是典型的防御威脅性表情。而正常呼喚或求偶吼叫時,鼻子是沒有皺起的,網上有很多這種視頻。
我曾觀察到,卓瑪發出威脅性的吼叫,但也許由于雪豹的語言能力不強,不能傳達具體的含義,女兒拉姆聽到,以為媽媽在喊它過去。因為在它小時候,媽媽的呼喚一定是叫它過去的。
后來我們知道,卓瑪已經懷孕,即將產崽,而且產崽的洞穴就在附近。它不希望任何其它雪豹——包括自己的女兒拉姆出現在附近。雪豹母親肯定無比掛念它的孩子們,但現在它不得不讓已經長大的女兒離開,自己去闖世界。
雪豹媽媽和幼崽之間的相互呼喚最常見,在遼闊的棲息地中,呼喚是有效而必要的聯系方式。
2020年8月,我們跟蹤觀察一只雪豹三天,看見雪豹在高處不時張嘴,但不是打哈欠,像是在吼叫。由于距離遠,我們在河邊的流水聲大,聽不到雪豹的叫聲。如果雪豹的吼叫只針對同類的話,難道這里還有其他雪豹嗎?
到第三天傍晚,我認出這是卓瑪,它的三只幼崽也在同一區域。它估計不知道幼崽藏在什么地方了,所以發出聲音呼喚它們。但這些小雪豹,可能看見我們一直在這里,所以兩天多都沒有現身。
我還觀察到,雪豹媽媽育幼期間捕獵,幼崽通常也遠遠地等著,媽媽獨自捕獵成功后,通常會呼喚幼崽, 幼崽一開始慢慢靠近,直到看到食物,才會飛奔過去。這也說明,雪豹媽媽叫聲中傳遞的信息是很有限的, 小雪豹可能并不知道獵殺已經成功。
等在遠處的兩只小雪豹,聽到媽媽的吼叫
我們也觀察到生活在一起的雪豹姐妹,姐姐呼喚妹妹的情況。
2023年3月1日,拉姆埋伏在雪地里,一小群巖羊慢慢走近。它發起突襲,沖向右下方的巖羊群,不料踩進大雪坑中,雪花四濺。這不僅大大減慢了攻擊速度,還暴露了藏身的位置。巖羊群警覺地向左面山坡逃竄,它又猛追了一段,無法追上,便起身往回走,我估計梅朵在那里。回鳥屎巖的途中,拉姆突然在雪地里打滾兩次,像是童心未泯的小朋友在雪地里玩耍。它繼續向右過了橋上方的溝槽后,不停地吼叫和觀望。它應該是呼喚妹妹梅朵,我們已經多次注意到這樣的情形。
拉姆捕獵巖羊
6月12日上午11點,鄧珠發現拉姆成功獵殺了一頭公巖羊,在距離它的窩200米左右,高度約離河面20米。它守著巖羊吃到下午5點,然后回窩去喂幼崽們。晚上禿鷲降臨,老鷹爭奪,讓巖羊的尸體掉落到離河只有四五米遠的一小塊石頭灘里面。也許是太靠近公路的緣故,老鷹并沒有把巖羊吃完。
6月13日下午7點剛過,拉姆再次回到巖羊旁。在吃巖羊的過程中,拉姆不停四處觀望、吼叫,好像在和另一只雪豹溝通。我往上觀察,是梅朵!但它在山坡高處不敢下來。可能是姐姐拉姆之前不讓梅朵靠近產崽的洞穴,導致梅朵現在也不敢靠近拉姆了。
拉姆吃了十幾分鐘后,走上坡去,想帶梅朵下來,但它們始終沒有同框,最終拉姆又回去吃了一會兒。梅朵在上方不遠處等著,拉姆一離開,梅朵立即下來,在大雨中吃巖羊剩下的部分。依照羅門的觀察,是拉姆特意上山去叫梅朵下來分享食物的。從觀察到的拉姆多次呼喚梅朵的情況看,它似乎把妹妹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這也可能由于它的育幼時期母性很強烈。
除了對抗、警告和呼喚,身處發情期的雪豹叫聲又有不同,新生豹豹的叫聲又有哪些特色,請在二月期待雪豹的語言能力下篇。
駱曉耘,十年前開始野生動物的攝影,2018年起專注拍攝青藏高原的動物們,尤其喜愛雪豹。他的堅持與專注為他贏得了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師大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Year, 2021年)、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2021、2022)等獎項。2023年,駱曉耘簽約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公益攝影師。
撰文/圖片:駱曉耘
編輯:祎、佳妮
審核:曾治、迪
排版:kx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