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觀察員是生物分類人才,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基礎隊伍,納入全國人才庫管理。制作物種卡包括兩道工序,拍攝動植物和發(fā)布物種卡,如由不同人員負責,即為物種觀察組,比照物種觀察員管理。
物種庫由中國綠化基金會提供公益支持,由國家植物園、浙江東陽市主辦,任務是通過物種觀察員進行大數據監(jiān)測,培育“百萬分類人才”,采集“海量物種數據”,為動植物分類研究提供數據支持。
任務:采集數字標本,制作物種卡,可跟拍,可隨拍(如水鹿、文須雀、野菰、黃檀、牽牛)。
宗旨:記錄大自然,保護多樣性。
行動:以1.2萬處各級保護地(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qū)和自然公園)和3.8萬個鄉(xiāng)級行政區(qū)為監(jiān)測網格,拍攝動物、植物或菌物,采集數字標本,制作物種卡(含物種圖片、種名學名、經緯度、拍攝時間地點、拍攝人鑒定人),上傳到監(jiān)測平臺,建設坐標物種數據庫。
注:野生動物園、樹木園、花卉苗圃、主題公園、一流大學等頂級林草專類園,比照國家級保護地列為監(jiān)測網格。
成果:動物 植物 鄉(xiāng)域動物 鄉(xiāng)域植物
意義:數字標本定義為活體生物數字化,不是實物標本數字化。實物標本提取生物的歷史信息,而數字標本提取生物的現(xiàn)實信息。數字標本是實物標本的必要補充,與實物標本一道,構成完整的生物標本。請參考《奧杜邦:數字標本的先驅》、《植物畫:數字標本的藝術版》和《中國植物科學畫小史》。
使命:建設數字標本館,與動物標本館、植物標本館鼎足而立,成為生物學研究的基石,即三個生物資源數據庫,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和國家數字標本資源庫。
口號:每月五分鐘,咱們一起拯救地球。
分工:原則上,一位物種觀察員(組)專注監(jiān)測一類生境。
保護地觀察員:采集數字標本,制作物種卡,須注意兩條:第一,不得拍攝非保護地動植物;第二,不得拍攝家禽寵物、盆花綠植等非野生動植物。注:專類園動植物比照保護地動植物制作物種卡。
鄉(xiāng)域觀察員:采集數字標本,制作物種卡,須注意三條:第一,可拍攝保護地動植物,但發(fā)布時仍須選擇“鄉(xiāng)域(非保護地)”分類;第二,可拍攝家禽寵物、盆花綠植,也可拍攝蒼蠅蚊子、蟑螂臭蟲;第三,“攝影地點”欄,不必重復省、地、縣、鄉(xiāng)等內容,建議格式為“某某村(或社區(qū))某某具體位置”。
超級觀察員:可自由監(jiān)測保護地動植物和鄉(xiāng)域動植物。采集數字標本,制作物種卡,須注意一條:保護地動植物和鄉(xiāng)域動植物,要嚴格區(qū)分,選擇不同的分類,即拍攝地點與物種卡模板要嚴格對應。 注:成為超級觀察員,唯一的條件是熱愛,對數字標本懷有發(fā)自內心的興趣,做到三點,一是天天監(jiān)測,二是均衡監(jiān)測(保護地和鄉(xiāng)域,動物和植物),三是系統(tǒng)監(jiān)測(按自己的思路進行有計劃的監(jiān)測)。
要求:固定跟蹤保護地(含林草專類園)或鄉(xiāng)域,拍攝動物、植物或菌物(保護地僅限野生物種,鄉(xiāng)域可包括家禽寵物、盆花綠植),填寫物種信息和觀察員信息,生成物種卡,上傳到物種庫,作為科研資料永久保留。注:攝影地點項,無需重復省份、保護地(鄉(xiāng)域)等已有內容。
1.一天之內,對同一物種,可拍攝一幅或多幅照片,可生成一份或多份物種卡。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對同一物種,最多可制作三份物種卡,但照片須有實質差異,如動物須為正面、側面、背面,植物須為全貌、根莖局部、枝葉局部。
2.可跟拍采集數字標本,即,一年之內,對同一物種,每天進行拍攝,生成365份物種卡。也可按周、月或季進行跟拍,達到一年即為一個完整的數據單位(同一物種跟拍時間越長,價值越大)。標題須自定義,包含物種名稱、跟拍字樣、地點和時間四個要素,如《蝴蝶跟拍:日月峽20220522》,或《蝴蝶跟拍:橫店鎮(zhèn)20220522》。
3.可隨拍采集數字標本,即,隨時隨地拍攝不同物種,隨意生成無規(guī)律物種卡。
鑒定:第一,本地專家鑒定;第二,比對分類樹,即點擊“分類名錄”頻道,核實該物種的科屬種。說明:分類樹由中科院“物種2000”項目提供數據,對“分類有分歧、屬性待研究”的物種暫緩收錄。采集未收錄物種的數字標本,請查找百度或其他數據庫,核實物種的科屬種。如仍有問題,可提交“物種鑒定專家組”進行鑒定。
義務:每月至少發(fā)布一份物種卡。
權利:1.對每份物種卡署名,保留版權。科研項目若引用,在論文中注明觀察員;商業(yè)項目若引用,支付稿酬。
2.授予“公民科學家”稱號,發(fā)給電子版證書。
3.觀察員個人事跡,留存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大事記資料庫。
4.除物種庫外,還在關注森林網、濕地中國網、保護區(qū)網以及森林旅游網等平臺,對觀察員以及所記錄的保護地進行宣傳報道。
5.向觀察員所在單位領導提供證明,表揚觀察員為生物多樣性科研和宣傳所作出的貢獻。
聯(lián)系:QQ:468780427
微信:lzx2101
郵箱:lzx6498@126.com
注:在微信小程序“生態(tài)隨拍”中,需要用e-file賬號和密碼登錄,不能用微信登錄。
注:在微信小程序“生態(tài)隨拍”中,需要用e-file賬號和密碼登錄,不能用微信登錄。
注:在微信小程序“生態(tài)隨拍”中,需要用e-file賬號和密碼登錄,不能用微信登錄。